下集:
重溫上集:
近年香港運動風氣越漸盛行,不少人追求健康的體態而健身、做運動,而患有糖胖症的話,運動更是改善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環。不過如果有三高、又有肥胖問題,不免會「囉囉攣」,運動前有甚麼要準備?可以做甚麼運動?有甚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?下文由心臟科專科陳杰醫生、陳裕豪醫生及梅震宇醫生為你解說,糖胖症病人應該如何運動瘦身!
減重5%已有顯著改善
同時患有糖尿病及肥胖症就是糖胖症,那麼體重多少才屬於肥胖呢?根據世衛亞太區體重指標,BMI,即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,如果超過23就是超重,超過25屬於一級肥胖,超過30屬於二級肥胖,併發症及死亡風險都會大大增加1,如果糖尿病人發現自己體重超標就要小心了!
BMI超過23屬於超重
不過也無須過分擔心,只要積極減肥,就可以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有研究顯示糖胖症病人減重5-10%,血壓、血糖、三酸甘油脂等等都有顯著改善,如果減重10-15%以上更可進一步減低心血管風險2,只要體重減輕,對健康都或多或少有所改善。
事前準備要做足
運動雖然有助控糖,但糖尿病人要注意不要空腹做運動,最好飯後一至兩小時再開始,運動前可先「篤手指」驗血糖,如果低血糖就先別運動。亦可以事先準備一些餅乾或者水果,萬一運動途中低血糖可以救急。如果運動期間覺得頭暈、手震、冒冷汗,就要停下休息、補充糖分。
循序漸進 由行路做起
糖胖症病人建議一星期最少做150分鐘帶氧運動3,除了減肥、加強心肺功能,亦有助控制血糖,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和刺激胰島素分泌。萬事起頭難,剛開始建立運動習慣可以從簡單的做起,以免太辛苦容易放棄!步行也是一種運動,由每日行3000步開始,慢慢增加,只要每日有走到一定步數,也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有研究指每行多500步,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就可以減低7%4。
建議每星期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
操肌也可控糖
除了帶氧運動,肌肉訓練也很適合糖胖症病人。消耗脂肪和增加肌肉都會令身體用到更多血糖,亦可以令胰島素更敏感。訓練肌肉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,減低心血管風險5,非常適合同時患有三高的肥胖人士。
中等強度的肌力訓練,一組8-12下,每次3組,每星期做多過2日就可以了,一些簡單的肌肉強化運動,甚至可以在家中就地取材,即使沒空去健身室,也可以每日花15至20分鐘在家鍛鍊!
藥物治療不可缺少
糖胖症病人記得要準時用藥,不同糖尿藥有各自的功能,例如雙胍類藥物刺激身體使用糖分、SGLT2抑制劑促進糖分經尿液排走,部分糖尿藥例如腸泌素GLP-1類似物,同時有減重效果,與運動雙管齊下,就可以控糖同時減肥。不過如果經常忘記服藥,或自行改變服藥時間,導致藥效重疊或遺漏,反而會令血糖更加不穩,更加損害血管!藥物依從性差的糖尿病人,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41%,死亡率會增加45%6,後果可大可小!所以病人謹記要遵從醫囑服藥。
部分藥物例如腸泌素GLP-1類似物,同時有減重效果
精彩重溫:
糖心減重大變身:習慣篇
參考資料:
Copyright ©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