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勝高血壓 - 藥物治療以外的新曙光|阮嘉駿醫生

日期: 2025年2月28日
分享:   

高血壓的成因

⾎液由⼼臟輸送到身體所產⽣的推動⼒,便是大眾所認知的「 ⾎ 壓 」。

正常的⾎壓值為上壓 120mmHg, 下壓80 mmHg。

 

除了心臟血管以外,腎臟對於血壓的控制亦扮演重要的角色。身體的荷爾蒙系統會透過腎臟調節身體的⽔份和鹽分。若果腎臟受荷爾蒙剌激後減少排出⽔份和鹽分,便會導致導致⾎壓⾼。另外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活躍的時候,亦會透過腎臟調控身體血壓。

⾼⾎壓的分類

 

收縮壓 (上壓)

(mmHg)

 

舒張壓(下壓)
(mmHg)

正常

< 120

 < 80

偏⾼

120-129

< 80

第⼀期⾼⾎壓 

130-139

80-89

第⼆期⾼⾎壓 

≥ 140

≥ 90

⾼⾎壓危險範圍

≥ 180

及/或

≥ 120

 

高血壓對健康的風險

⾼⾎壓有如隱形殺⼿,⼤部份患者都基本上沒有任何徵狀,只有併發症出現後才診斷出患有嚴重高血壓。只有少數的⾼⾎壓患者會有一些頭痛頭暈的徵狀,導致很多患者沒有得到儘早的治療。

研究顯示,每當上壓上升20 mmHg,或下壓上升10 mmHg, 患上血管疾病⾵險便增 加1 倍,例如冠⼼病、中⾵等等。最嚴重甚至有腦出血,心臟衰竭等,可能導致生命危險。

如何面對高血壓?

隨著大眾對高血壓的關注提升,大家都明白改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。醫⽣會視乎病 情,先建議避免生活中的高危因素,再處方合適的藥物治療。

平日生活要注意:

  • 戒煙
  • 減少攝取鹽份
  • 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
  • 控制體重
  • 多吃蔬果
  • 多做運動
  • 妥善處理壓⼒與情緒

 

藥物治療

藥物治療對於治療⾼⾎壓十分重要。根據患者不同的病史及身體情況,醫生會選擇適合的藥物。但有部分人接受多種血壓藥物後,仍無法有效降低⾎壓 。 這 些情況便需要考慮藥物以外的其他方法。

治療⾼⾎壓的新⽅向

如前文所提及, 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會剌激腎臟導致⾎壓上升。

透過導管方法進行腎臟交感神經消融技術(Renal Denervation, RDN),將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切斷,能夠協助降低⾎壓⽔平。在傳統藥物治療以外,提供治療⾼⾎壓的新⽅向。這種微創手術需要在大腿腹股溝進行穿剌,利用導管將⾼頻率電波傳送⾄腎臟動脈壁上的交感神經線,⾵險與接受其他心導管診斷及消融術相近。手術不會對腎臟功能有影響,亦無數據出現與腎臟相關的併發症。

 

術後跟進及長遠控制

即使接受了微創手術療程後,亦不代表徹底根治了高血壓。病⼈仍需努⼒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繼續按指示服⽤藥物,⼿術數個⽉後若血壓控制較好才在醫生指示下慢慢調節藥物, 切勿不要⾃⾏停藥或轉藥,否則可能血壓會再度回升。

 

阮嘉駿醫生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代表